褚荣昌: 上海育才中学资深语文教师,现退休

 

 

桂涛声先生轶事

 

褚荣昌

 

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后的那段日子里,无论是各种纪念活动晚会或者电视节目,无不要高唱(奏)抗战歌曲。《在太行山上》这首歌曲一定是必唱之曲。报载十大抗战歌曲,此曲也赫然在列。作曲者洗星海,人所共知;而作词者桂涛声,社会上知道的人就很少了,但相对于育才中学的师生,知道桂涛声的人就很多了。差不多每届育才校庆总有学生合唱团上台高唱《在太行山上》,因为桂涛声曾是育才中学语文教师,校方以拥有这样一位校友为荣,就像每次校庆总要提到姚慕双、周柏春,以及别的一些成功人士和党政领导干部一样,因为他们为育才“增添了光辉”。

但是现今在校的育才師生,对桂涛声恐怕也只是只闻其名,未见其人,不知其事。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校的育才師生,很多都见过他,认识他,不少甚至与他共事或直接受教于他,对他的了解就更多了。我曾与桂涛声先生在语文教研室共事多年,並有幸聆听他亲口述说的一些往事,今凭记忆所及,述说一二:

一.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:

在一次闭聊中(当时室内无其他人)他告诉我:他是云南人,幼时家贫,读过私塾,也读过当时的新式学校(師范学校,不收费,供缮宿)。后来投入国民党军队(可能是云南地方军阀部队)当兵,並于192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学过党史的人知道,1927年大革命失败。国民党“4.12”清党,全国弥漫白色恐怖,许多共产党员被抓被杀,也有共产党员登报声明“退党”,而他却在这时秘密入党。我当时听了集吃惊、敬佩、疑惑于一身:眼前这个瘦弱的老人居然是一位比“长征干部”“老红军”还资格老的老党员,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。但是,怎么现在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師呢?

接下来他告诉我,三十年代初,蒋介石加紧对江西中央苏区军事“围剿”。红军迫切需要军事人才。他受党的指派和几个同在国民党部队的同志离开云南,取道上海,待机进入苏区。到上海后住在租界康定路的旅馆内,不料遭到租界巡捕搜查,查出军事训练手册及进步书刋,认定他们是“共党份子”,但是他们坚不承认,于是就被关进“提篮桥”。不久,又被引渡给国民党,关进专收政治犯的苏州反省院。再后来,可能是国共合作抗日的缘故,从反省院被放出来(文革中薄一波等所谓“六十一个大叛徒”案,也是由刘少奇指示从北方的反省院中出来。国共合作抗日中有一个条件即“释放政治犯”)

桂出来后经董必武同志介绍参加了太行山的抗日队伍,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。这也就是《在太行山上》这首歌的生活源泉。


二. 与洗星海一起创作抗战歌曲:

1937年至1938年间桂涛声在武汉,参加抗日文化救亡运动。该运动由国民党中央軍事委员会政治部苐三厅主管。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,第三厅的领导是郭沫若。文化救亡运动旗下聚集了许多全国优秀的文化人士,洗星海即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作曲家。桂涛声与之相识,合作,一起从事抗日救亡歌曲的創作。
桂涛声说,有一天他和冼星海一起在武汉的一个茶楼喝茶,洗星海问他有没有新的诗篇可供写歌。他就介绍了自己在《战斗》《救中国》杂志上发表的诗篇,如《在太行山上》《送棉衣》《歌唱八百壮士》等。冼星海看了非常高兴,拿回去连夜谱曲,很快就写成《在太行山上》这一曲,並亲自指挥合唱团演唱。于是,这首鼓舞人心的战斗歌曲就像“红日照遍了东方”那样在全国流传,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战斗号角。接着,冼星海又谱写了《送棉衣》等歌曲。而桂涛声另一诗篇《歌唱八百壮士》(又名《中国不会亡》)则由另一位作曲家夏之秋谱曲。这首歌同样也是一首抗战经曲歌曲,一直流传到现在。

三.《歌唱八百壮士》歌词如下:

 

中国不会亡!

中国不会亡!

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,

四方都是炮火,

四方都是豺狼,

宁愿死不退让,

宁愿死不投降,

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掦,

八百壮士一条心,

十万强敌不敢当,

我们的行动伟烈,

我们的气节豪壮,

同胞们起来起来,

快快上战场,

拿八百壮士做榜样,

中国不会亡!

中国不会亡!

 


四. 两件小事:

第一件,上世纪六十年代某年,教育部长楊秀峰到上海视察,来到育才中学了解並指导教改,与校长段力佩及一些教师座谈。会毕特别约见桂涛声个别交谈,教师均很惊奇。之后才知道,桂老師与楊部长曾同在太行山的部队,是所谓“同一战壕的战友”。只是后来分开,各奔东西,结局也就不同。

第二件事,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暑假,桂涛声被邀请参观北京人民大会堂。那时人大会堂建成不多年,並不向公众开放。那时也无电视,老百姓无缘得见内部装饰,颇有些神秘感。桂涛声能被邀参观,教師既好奇又钦羡。开学时还让桂老師在教師大会上谈参观情况及感想。后来才知道,之所以能被邀请,是因为大会堂管理处的主任是他当年的老部下。

五. 成为育才中学教师:

1938年武汉沦陷,日寇疯狂残害中国人民。桂涛声离开武汉,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。到过西安,又到洛阳,最后到上海。数年之间,行程何止千万里。艰难备尝,穷困潦倒。他告诉我,最穷困时,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门口卖过花生米。后来找到朋友,介绍到上海复兴中学任教,再后来又转至上海育才中学当语文教師。解放后过上安定生活,后来娶妻生子,跟大多数人一样,过着普通人的生活,直至退休。至于组织关系,怎么没接上?什么时侯?沒有问,也不便问,不甚了解。

以上所述,仅亇人了解,只是几个侧面,不足反映桂涛声先生的全部生平,不足之处,敬请指正。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理智与情感

 

褚荣昌

 

我发觉在生活中面对突发事件或者在解决问题处理事件时,有两种类型的人。一种是比较理智的,他们往往思虑再三,思前忖后,比较得失,权衡利弊,然后作出决定,付诸行动;另外一种人,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感型的人。他们感情充沛,热情洋溢,喜怒哀乐即时喷发,解决问题、处理事情以感情为主导,贸然从事。办事则断然处置,"快刀斬乱麻";说话为文则神彩飞扬、激动人心。当然,这两种人也不是绝对的,纯粹的,比较理智的人有时也会感情冲动;好感情用事的人,也有理智的时候。但是偏于理智和偏于情感这两类人肯定是有的。比如说哲学家、思想家是理智型人士,他们比较冷静、稳重、善思考;而诗人、艺术家往往是情感型的,好想象、易激动、寓深情。前者如孔子、孟子等。孔子曰:"三思而后行""学而不思则罔",曾子曰:"吾日三省吾身"。孟子提出"鱼与熊掌"的问题,要人们比较权衡,或"舍鱼而取熊掌",或"舍熊掌而取鱼",两者不可得兼。而后者如徐志摩。一般酒吧、饭店门口总有年轻女子伫立,客人来时迎,去时送。来时"欢迎光临",去时"再见",可谓"司空见惯浑闲事"。可徐志摩却不然,深情款款地化成一首小诗:"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,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。道一声珍重,道一声珍重。那一声声珍重里有密甜的忧愁一一莎扬娜拉"。又如唐诗:"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"一位诗人闲来春游,偶感口渴,便至一农家讨水喝。一农家姑娘给了他一杯水。此事本属平常,与他无大瓜葛。他却不能忘情。第二年同样时刻再訪此农家,不料失之交臂,遗憾惆怅至极。可见诗人总是很多情的。
这里我并不褒贬理智型的人和情感型的人孰优孰劣。我以为两者各有利弊。理智者固然处事有道、遇变不惊、进退有节、决断有度。但若过于理智,思虑太多、小心翼翼,则易畏首畏尾,优柔寡断,失去机会。而情感型的人感情充沛,奋发昂扬,勇于任事,敢于担当,容易抓住机会,及时成功。但若过度,则易失之偏颇,冲动冒进,很可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事反而搞砸了。常言道"冲动是魔鬼",即是指这种情况。
下面再给大家说一个两个人的故事。在境遇差不多相同的情况下,理智型的人和情感型的人的不同生活态度,以及导致其不同的生活境况及结局。这两个人,一个是刘禅,即刘阿斗,三国时蜀汉的末代国君;另一个是李煜,史称李后主,五代时南唐的末代君王。
蜀汉时第一代君王是刘备,于公元221年称帝,223年病逝于白帝城。临死时托孤于诸葛亮,说:"君才十倍于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业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"说明刘备也看出自己的儿子没多大本事,不会有多大出息,"捧不起"。但诸葛亮忠于汉室,"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"。刘禅继位时才16岁,按现今标准才初中毕业。国事全靠诸葛亮支撑。诸葛亮死后,由诸葛亮在<出师表>里推荐的蒋琬、费祎、董允及后来的姜维等一班贤臣辅政。刘禅在位40年,至公元263年,刘禅56岁,魏权臣司马昭派邓艾、锺会伐蜀。大军抵成都,刘禅出降,被带至魏都洛阳软禁,被封为安乐公。
刘禅后半生最为人诟病的便是"乐不思蜀"的故事。某天,司马昭邀请刘禅偕一班蜀汉旧臣赴宴。宴席上,奏蜀乐,演唱蜀地歌舞(可能是唱四川民歌,表演川剧什么的)。有些蜀臣脸色悽惶甚至流泪,而刘禅仍神色无异,欢笑自若。司马昭问:"颇思蜀否?"刘禅答:"此间乐,不思蜀。"司马昭拊掌大笑:"刘阿斗全无心肝!"(即如今北方话"没心没肺"的意思)由此司马昭对他毫无怀疑,使刘禅得以安度余生。公元271年,刘禅病死洛阳,终年65岁。
其实,这场宴会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司马昭设的一个套。目的是想测试刘禅是否思念故国不甘亡国,对司马昭存有异心。幸亏刘禅没有上当,逃脱了阴险残忍的司马昭的魔掌。而与此相反的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。
李煜(937-978)是南唐的第三代国君。其父李璟,被称为南唐中主。李煜为后主,史称李后主。公元961年继位,是年24岁,正是年青有为之时。若他有心治国,正可大展鸿图。可惜他只顾享乐,纵情声色,沉迷歌舞,不理朝政。据说中国女子裹小脚的恶习就起源于李后主,因他的赞赏而"发扬光大"。李煜宫中有个名叫窅(Yao)娘的女子,能歌善舞,俏丽多姿,她用白绫把两足裹得小小的,跳起舞来更显婀娜多姿。李煜又命人铸造一座六尺高的金莲花装饰的高台,让窅娘的尖尖小脚在金莲花上曼舞,仿佛芙蓉仙女一般。由此窅娘深得李煜宠爱,宫中纷纷效仿,缠足恶习由此蔓延。?
"今年欢笑复明年,秋月春风等闲度",欢乐生活过了十四年。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曹彬率大军南下,突破长江天险,直抵金陵城下。李煜率朝臣肉袒投降,南唐灭亡。李煜被宋军带至宋都汴京(开封),封为"违命侯",时年38岁,在位十四年。
"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;凤阁龙楼连宵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,几曾识干戈。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銷磨。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。"(李煜.破阵子)拥有四十年历史的祖宗基业的,有三千里地的大好河山一下子就在他手中丢失,李煜这种愧对祖宗的心情可以想见,而且一下子从一国之君的位子上跌落到阶下囚(臣虏)的巨大落差,使他终日沉湎于痛苦之中,跟人说:"此中日夕,只以眼泪洗面。"他时时刻刻不甘心自己亡国,思念故国:"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","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。别时容易见时难。"同时,他又不能忘却过去,时时刻刻回忆往日当帝王的欢乐:"多少恨,昨夜梦魂中,还似旧时游上苑,车如流水马如龙,花月正春风。"想想多么欢乐啊,车水马龙,大队人马簇拥着游上苑(如果没去过,可以用北京圆明园、颐和园想象一下),花月相映,春风拂面,人欢马叫,心旷神怡。可惜是,这一切都"流水落花春去也",只落得"往事只堪哀,对景难排。"(<浪淘沙>)
正由于李煜时时刻刻不忘故国,怀念过去,不甘灭亡,引起了当朝君主宋太宗的忌恨。公元978年(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)的乞巧节,正是李后主的生日。李后主吃了宋太宗派人送来的巧果,便一命呜呼。原来,巧果中已下了名为牵机药的毒药,毒性发作死亡。结束了他在这世上四十一年的人生。刘禅和李煜两个人身份相同(都是一个苟延残喘的弱小国家的末代君王);遭遇相同(兵临城下,肉袒投降,遭受亡国之祸);处境相同(被带往战胜国的首都软禁,忍辱度日);而结局不相同:刘禅安度余生而李煜被毒杀。其原因是被囚后两人的人生态度不同:刘禅"不思蜀",避开了敏感话题,不触及统治者的忌讳,不引起统治者的怀疑,逃脱了魔掌;而李煜正好相反,时刻不忘亡国之痛,招致统治者的忌恨,被认为有复辟的企图,最终被毒死。
有人认为刘禅是个十足傻瓜、呆子,"捧不起的刘阿斗"。"捧不起"就是"傻"的意思。其实这是误解。"捧不起"是"无能"的意思,就是说让一个人去担当一个他的才能无法承担的高端的职务就"捧不起"。刘禅只是才能平庸,不像他老爸刘备,他当不了"一国之君"。台湾作家柏扬对他的评价很恰当:"刘禅乳名阿斗,是一个老实人。"(柏扬<中国人史纲>中册第30页)刘禅虽不是成大器之人,不是明君,但他也不是昏君,他在位四十年间自始至终任用贤臣,先是诸葛亮,后是蒋琬、费祎、董允、姜维等人,他当政期间没有出现奸臣当道、朝政混乱的局面。刘禅亡国被俘时已当了40年国君,已是56岁的老人,有阅历,有见解,所以他面对司马昭询问时能理智应对,巧妙回答,从而避免了被杀的命运。
而李煜却不然,他是一个只有自我,不理国家民生,一味感情用事的人。他的前半生当国君之时,沉缅声色,一味追求歌舞享乐:美女跳舞跳得好看,他写词赞美:"红锦地衣随步皱。佳人舞点金钗溜。"美女唱歌,他写道:"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。"跟美女调笑:"绣床斜凭娇无那,烂嚼红茸,笑向檀郎唾。"描写男女两情相悦:"眼色暗相钩,秋波横欲流。"写幽会偷情:"花明月暗笼轻雾,今朝好向郎边去。"终日沉醉在这种香艳的生活里,自然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。无论从治国或者为人的角度看远远及不上刘禅。待到亡国被俘后,他也不能冷静地看待自己的处境,一味追忆往日欢乐,为失去"天堂"而痛苦。既不检讨自己当初治国不当导致亡国的原因,也不能理智地面对目前形势,冷静安排好自己和一起被俘的旧日臣子的生活,一味地写词宣泄自己的感情,而所写词中充斥了"愁""恨"字样:"回首恨依依",多少恨,昨夜梦魂中",常恨朝来寒雨晚来风","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","人生愁恨何能免","往事只堪哀","问君能有几多愁""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"相比刘禅的"此间乐,不思蜀",一个悲悲戚戚,一个神态自若;一个引起统治者的忌恨,狠下杀手,一个使统治者释疑,放过一码。其实,司马昭远较宋太宗刻薄残忍。司马昭杀人无数,连小皇帝也被杀,很多人都是无罪被杀(如嵇康,而阮籍吓得只好装疯卖傻、天天醉酒才逃过一刼。)
但就历史功绩而言,刘禅普普通通,无可叙说。李煜则不然,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词人,是宋以前(唐五代)最杰出的词人。王国维在<人间词话>里说:"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。"李煜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。他的词千百年来为人传颂,脍炙人口(如<虞美人.春花秋月何时了>)。他的词作拓展了词的境界,提高了词的表现力,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。这是另外一个话题,在此不再赘述。


2014.4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褚荣昌老师文章三则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一)

早在两千多年前,孔子就认识到,人在不问年龄阶段时,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,而且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加强自我修养,很可能就会犯错,而各个年龄阶段所犯错误毛病有所不同,故而孔子提出警戒,曰: 君子有三戒,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,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,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
目前同学们和我一样,已经步入老年。好色,好斗的毛病似乎不大会犯。而戒之在得,有必要注意一下。我理解孔子的意思,年纪大了,如果一般的生活条件有保证,过得去,就应该安安定定过清闲日子,不必胡思乱想,要多得些什么,要做成些什么事,或要求外界别人(包括亲人,子女) 顺着自已的意愿,由着自己的性子来。社会上万人追求的,或者自已过去也曾经有过的,诸如荣誉,地位,权力,财富,洋房,豪车等等一切,不应该去想,也不必羨慕,就象一首歌里唱的,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強。苏东坡也说: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

2014.1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二)"快"与"慢"


进入老年以后,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心态,行为,以及生活态度跟自己年轻时有很多不一样。再仔细观察周围,发现年青人与老年人确实大不一样,有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。比方说,就“快”与“慢”这对矛盾耒说,年青人求快,老年人则不应求快,应该慢。
年青人什么都求“快”,求“早”,急于求成。“一万年太久,只爭朝夕”:恋爱要早,结婚要早,要快(“闪婚”),离婚也快,(“七年之痒",甚至结婚当日就离婚),成名要早,要快(最好"一夜成名"),,评职称,分房子,当先进模范,升官进阶(当处长局长什么的)都要抢先求快。但是,大家都求“快”,求“早”,人多道狭,爭先恐后,然而名额有限,职位有限,资源有限,就不免争抢爭斗,有些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施展浑身解数,充分展示出人性中卑劣的特点。所以,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,要当君子,就不要和人斗。子贡曰,夫子温良恭俭让。(“君子有三戒,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戎之在斗。”)大家可以在电视剧中,职场上看到明爭暗斗,尔虞我诈的种种情景,在此不再赘述。
但在老年人,退休了,离开职场是非之地。如果每月退休金能保证日常基本生活,那就大不必操什么心思,放下心,放宽心,像古代哲人老子所说“无为”“不爭”那样处世。(老子曰“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”,“夫唯不爭故无尤(忧)。)庄子则认为人若要达到消遙的境界就是不求名利。(《庄子消遙游》:主人无异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)
我想,人生实在是很矛盾的。年青人,二三十岁或者三四十岁,耒日方长,至少还有五六十年的日子等着呢!着什么急呢,可以慢慢来嘛!但是不行,由于自身及社会上种种客观原因的逼迫,不得不操心思,力爭上游。所谓: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已。”而在老年人,六七十岁,八九十岁,来日无多,正应该着急的,迫切的,却反而要慢,不能快,不能着急。其实,老年人只能慢,不得不慢,快不起来:走路要慢,快了要摔跤;公共汽车就在前面,快要开了,不要赶,不要奔,弄不好跌跟头;吃饭要慢,当心噎着,(据说宋子文就是一块鸡骨头卡在喉咙里,一下子走了。)说话也沒法快,年纪大了,思维不灵,前说后忘,手脚不灵,做事也不能快;生病也沾一个“慢”字,慢性病:高血压,心脏病,糖尿病...... 每天吃药,慢慢治疗,也不容易好;至于子女的事,也是一个“慢”字,不能着急,无论是结婚,生子,买房,升职...... 用不着你着急,慢慢来,听其自然。
总而言之,年纪大于,经历多了,看得多了,一切隨缘,慢慢地颐养天年,争取健康长寿!

2014.2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(三)性格决定命运


“性格决定命运”,这句话是有道理的。
同样一件事,不同的人遭遇了,性格不,反应不同,表现不同,结局也会不同。比方说“失恋”。有的人呼天抢地,寻死觅活,痛不欲生。其中真有人因此而轻生。(文艺家对此赞美曰“殉情”);性格暴戾的人则怒不可遏,暴力相向,拔刀而刺,甚至泼洒硫酸,硝酸什么的。有的人初则痛苦,继而反思,慢慢疗伤,逐步恢复;也有人显得不甚痛苦,似乎洒脱,“天涯无处无芳草”,另起炉灶,弃旧图新...... 失恋之状,林林总总,性格不同,表现不同,难以尽述。而人生中其他事件也因人性之不同而演绎出不同版本的故事。
下面说一个故事,但不说完,关键之处,戛然而止,然后请读者设想该故事的主人公将有何种表现,导致何种结局。
话说有一男士,估计先辈家族甚是显赫(比如像张爱玲,张的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,一品大员)。家族中侨居欧洲美国的家眷甚多。但他家这一支仍居国内,岁月流逝,时代变迁,家道中落,到他一代己渐贫困,好不容易在一个小单位做一名小职员,家庭出身及本人能力不仅让他升迁无望,而且与同事的关系也若即若离,颇为尴尬。(社会上的人势利者居多,像他这样的人少有人搭理,所谓“穷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”。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)。日子过得既平凡又平庸,国外亲戚,时代关系,少有来往。
突然,改革开放后的某年某月某日,从美国发来了一个律师公函。说他的一位姑妈,夫君早逝,家境富有,膝下无子女,独居一花园別墅,且有若干文物字画,价值千万美元,几千万人民币,于某月某日离世,而查阅死者亲属关系中唯他最具遗产继承资格,故来函嘱他办理种种证明以及办理耒美国的护照,签证手续,尽快来美继承遗产云云。
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,“天上掉下个大馅饼”,一时间不仅他如墜五里雾中,晕头转向。单位也以似炸开了锅,消息不径而走,领导及同事羡慕者有之,示好者有之,妒忌者有之,冷嘲热讽者也有之,妻子儿女也对他格外殷勤,忙不迭地和他一起办理种种证明,护照,签证等等等等。
光阴似箭,一晃半年过去了。美国又来函了。信函上说,別墅所在小镇附近突发森林大火,火势蔓延,半个小镇陷入火海,他姑妈的別墅付之一炬,变成一堆废墟。信函最后告知,遗产己不复存在,叫他不必来美国云云。
看完信函,他一声长叹,陷入了沉思......
以上是该故事的前半部分,后面部分请读者续写,续篇可长可短,三言两语也行。告知我们该人将如何对待这一事故,结局如何。

2014.2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